现代都市连载
《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是网络作者“白初”创作的小说推荐,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白初朱棣,详情概述:白初穿越大明,没成老朱就算了,竟穿越成一条蛇?好在拥有进化系统,只要有信仰,那么自己就能无限进化!蛇——蛟——龙……正当白初正为自己这条康庄大道欣喜时,朱棣竟上门给了一条更快的捷径——成为大明护国神兽!......
主角:白初朱棣 更新:2024-01-27 09:5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白初朱棣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由网络作家“白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是网络作者“白初”创作的小说推荐,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白初朱棣,详情概述:白初穿越大明,没成老朱就算了,竟穿越成一条蛇?好在拥有进化系统,只要有信仰,那么自己就能无限进化!蛇——蛟——龙……正当白初正为自己这条康庄大道欣喜时,朱棣竟上门给了一条更快的捷径——成为大明护国神兽!......
一名店小二也是一脸兴奋的迎了上来,对着孙掌柜问道。
“嗯,运气不错。”
别人不清楚,孙掌柜却是清楚得很。
煤是不需要成本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人工成本。
但在这个年代,人工成本是最低的,五百两银子,百分之八十都是利润。
而且,这还仅仅是一间,北平城里,燕王的煤炭铺子就有八间之多。
主家要飞黄腾达了!
“爹,太好了,太好了!”
一团圆滚滚的东西,从燕王府门口滚到了大厅里。
朱高炽一脸的激动,看到朱棣第一句话,他就说咱们要发了。
看到朱高炽这个样子,朱棣心中一喜,连忙问道:
“如何?这是赚了多少钱?”
“四千两,这可是四千两啊!”
朱高炽竖起四根粗大的手指,大声大呼道:“一天之内,四千两银子就这么赚回来了。”
“扣除成本,我们这一天能赚到三千两百多两银子。”
“什么?”
徐妙云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她从来没想过,光是一堆煤炭,就能给她带来这么大的利润。
一斤煤只需要十个铜板,而这十个铜板十个铜板加起来,积攒下来,一天就能卖出四十多万斤。
“无量寿佛。”
老僧也是有些兴奋,低声念了一句佛号。
一天四千两银子,那岂不是一个月就是十万两银子?
有了这笔巨款,以后招募人手,打造武器,还不是手到擒来?
“痛快!”
朱棣也是一脸的激动,随后对着白初说道:“这件事情,我知道了。
“白先生,这点钱,足够你建庙了。”
“明天,我会让人在城里最热闹的地方,为你建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让你受供奉。”
闻言,所有人的目光齐齐望向白初,要知道,建造一座寺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真要为白初建一座庙宇,怕是十万两银子都不够。
白初见状,挥了挥手,道:
“不用这么奢侈,明天卖煤时,就送一尊神龙木雕。”
“相信我的人,自然会得到我的保护。不信我的人,也不必在意。”
白初云淡风轻,朱棣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心里还是惦记着朱元璋的安全。
从那小太监那里,他知道朱元璋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很有可能就像白初说的那样,活不过两年了。
朱棣还想着帮朱元璋延寿呢,反正跟着朱元璋混,也不怕被削藩什么的。
白先生这个办法倒是好,现在有这么多人在买煤,明天就可以给白先生带来大量的信仰了。
朱高炽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他想起了之前几位店主所说的话。
“父皇,各大商铺的老板都说,这样的销售速度太慢了。”
“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还是有许多人没有购买到煤。”
“他们是在问,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以加快销售的速度,这样每天的收入,就能翻上好几倍。”
朱棣眉头紧锁,因为他的存货已经不多了,而且,他还得从西山的加工厂拿一些回来。
“若是让那些平民直接到西山来买,那就好办多了。”
“既然他们不好来找我们买,那我就自己去送。”
白初建议了一句:
“我们可以组织一支车队,将货物送到他们的手中。”
“你只要把他们的地址写下来,从西山运过去,快递就可以送货上门了。”
“这样一来,既可以减轻店铺的负担,又可以减轻顾客送货的压力,一举两得。”
听到这话,姚广孝眼睛一亮,道:
“何止是一石二鸟,简直是一箭三雕。”
“这支骑兵队伍,完全可以成为殿下的一只暗卫,将来还能做押镖,往辽东、山东、山西等地方运送煤炭。”
“用来藏兵,再好不过了。”
白初微微一愣,这老和尚满脑子都是谋反的念头。
但仔细一想,未来的快递公司,不也是这个样子么?
朱棣听了白初、姚广孝的话,笑着说: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高炽,你让你手下的账房先生,去店铺那边。想要送货的人,把他们的地址记下来。”
北平内,锦衣卫的秘密基地
“老爷,皇上密令来了。”
蒋瓛的身边,一名锦衣卫小心翼翼的禀告道。
自从上次蒋瓛一脚踹杀了一位锦衣卫的千夫长,锦衣卫上下,人心惶惶。
做事,当然要小心再小心。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对朱棣的调查,甚至,还做了更详细的调查。
最后,蒋瓛立即向朱元璋汇报了所有的事情,指责朱棣图谋不轨。
只是这一封密信,足足过了半个月,也没有任何的回音,这让锦衣卫们都很紧张,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现在,新的圣旨来了。
蒋瓛慢慢站了起来,半跪在地,将圣旨接了过来,这才徐徐展开。
不过,这封密令的内容却很简单。
继续盯着燕王,若是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乱传信,就别怪我不客气!
蒋瓛心头一颤,从这道旨意中,他已经感觉到了朱元璋的怒意,再联想到这位不怒自威的模样,蒋瓛不由得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但蒋瓛只是愣了一下,就回过神来,将诏书一收,望向四周的锦衣卫,缓缓开口:
“燕王府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一名锦衣卫的人走了出来,开口道:
“回禀王爷,燕王府如今的煤炭生意大火,今天,怕是要卖出四千多两银子了。”
“4000两?这么多?”
蒋瓛略感意外,4000两银子,这已经不少了。
要知道,一两银子就能买到两斤粮食,而十万两银子,足够十万人吃上两个月了。
一听蒋瓛的言外之意,当即有锦衣卫中人站了起来,高声喝道:
“大人,还是赶紧禀告皇上吧,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这怎么能放在一藩王的手中。”
蒋瓛眼中寒光一闪,但并未答应,而是道:
“放心吧,我会更深入的调查。”
“燕王得到了这么多的财富,肯定坐不住了,他一定会出手的。”
“尽你所能,潜入燕王府,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只要有确凿的证据,皇上就会再次对我们刮目相看。”
小说《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切记,这一次的任务,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还望你们多多努力!”
接到朱元璋的密诏,蒋瓛对自己先前的急躁,已经有了几分戒备。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只要有确凿的证据,他就可以扳倒燕王。
底下一人一听蒋瓛有收手的意思,疑惑道:
“殿下,你的意思是,我们要眼睁睁的先看着燕王崛起?”
蒋瓛沉吟了一下,对身边的锦衣卫吩咐了一句:
“向皇太孙透露这件事情吧,想必他会比你我还心急!”
所有人都是一怔,旋即,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腾而起。
如果让朱允炆知道,朱棣有这么大的本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就是他们的机会了。
第二日,孙掌柜一大早就开门营业了。
他本以为,这里会有无数的人,在这里等着买煤。
然而,当他推开房门的时候,孙掌柜却愣住了。
门口的人很少,完全没有昨天的热闹。
孙掌柜被这诡异的一幕吓了一跳,他想起了昨天,不少客人还信誓旦旦地说,今天还会来买他们家的煤。
可如今,却是一个人都没有,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不过,孙掌柜很快就意识到不对劲。
他注意到,赵氏的炭炉旁,不知何时,已经围满了人。
那些本该在自己铺子里买煤的,都往赵氏炭铺里跑。
孙掌柜吓了一跳,连忙吩咐手下的人去打听消息。
没过多久,店小二就回来了,他脸色阴沉,给孙掌柜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老板,那边的炭火已经降下来了,和我们一样,十文钱一斤。”
“什么?”
孙掌柜吓得脸都白了。
要知道,煤和木炭比起来,无非就是便宜而已。
其实,煤的质量要比木炭高得多,但是人们习惯了用木炭。
当初他们购买煤,也是看中了煤的便宜,而煤的价格,并没有什么优势。
如今木炭降价,一下子就把孙老板给打懵了。
孙掌柜回想起,自己的铺子,也是被赵彦那个王八蛋,一步一步地逼上绝路的。
孙掌柜也不迟疑,立刻派人将此事禀告给了燕王。
而当工作人员来到燕王府之时,朱棣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要知道,八大商铺的生意都被波及了,这件事又如何能隐瞒得了朱棣?
朱棣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白初与老僧都叫了过来,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这赵氏木炭业,还真是自己作死,想要在价格上跟我们比拼。”
朱棣和两个人一到,立刻就得意洋洋的宣布道:
“他知不知道,我们所有的煤,都来自于地下?我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依我看,我们现在就把价格降到五文钱,让他们一直亏损下去。”
这位老僧对经商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他精通阴阳,精通天文地理,精通兵法。
不过做生意,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将目光看向白初。
白初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水,道:
“五文少了点,改成八文吧。”
“还有,王爷,你要控制好自己的销量,一天最多只能卖出一万斤。”
“什么?为什么?”
朱棣心中一惊,这家伙摆明了是要挑战自己,都和自己打擂台了,咱们不得使出浑身解数?
八个铜板,还特么限量?
这会不会让赵氏以为他是个胆小鬼?所以会更加得寸进尺?
朱棣恨不得一巴掌就把赵氏给打趴下,省得影响到自己赚钱。
倒是白初神秘兮兮的开口了:
“王爷,您知道怎么才能快速发家致富吗?”
朱棣听得一愣一愣的。
“做生意呀,你不是告诉过我拿?”
白初随意的摇了摇头,道:
“王爷此言差矣,敛财最快的办法,就是抢劫!”
“现在赵氏想要把全部家当都给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收下呢?”
朱棣一听,顿时吓了一跳。
“白先生,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白初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王爷且按我的吩咐去做,赵氏的木炭,很快就会落入我们的手中!”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朱棣叫来了几个店小二,让他们将这件事情传出去。
从现在开始,每斤八文钱,限量一万斤。
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不过,看着燕王那坚定的目光,他们也不敢说半个不字,连忙去禀告。
北平府炭火之争,恰在此时拉开序幕。
太子东宫。
朱允炆此时正在学堂里听讲,其师承,正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卧龙先生黄子澄。
“这场战争,说到底,就是刘邦一手造成的。”
黄子澄所说的,就是汉朝时期,七王之乱。
“若不是高祖坚持要将那些猪狗都分封出去,坚持郡县制度,也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七王之乱,让他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消耗一空,对天下苍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如果没有七王的战争,或许汉朝不会继续被匈奴压着打。”
“或许,到了汉景帝的时候,他就能做到天下大同这一点了。”
“太孙殿下,你要记住这一点。”
朱允炆郑重的点了点头。
“黄大人的话,我都记住了。”
“等来日我就会继位,不会留下这么大的麻烦,您放心吧。”
朱允炆最爱听的就是削藩的事情,不过他对朱元璋的态度很好,朱元璋也没看出什么破绽来。
朱允炆之所以对朱棣如此的忌惮,就是因为他的儿子。
朱允炆是朱元璋册封的皇太孙,也是他的接班人,有一天,朱棣和他偶遇,见没人,就一巴掌拍在朱允炆的后背上,说:
“真没想到,你小子会有这样的一天。”
这一点,朱允炆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朱允炆才会这么忌惮藩王。
黄子澄是朱允炆的恩师,他认为藩王是大明的毒瘤,所以朱允炆才会如此信任他。
两人经常会趁着没人的时候,讨论一下削藩的事情。
不过,在大庭广众之下,两人都很有默契,谁也不提削藩的事。
就在两人准备继续讨论藩王的危害时,一位小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小说《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可是一个绝佳的铁矿产地,千万斤,未免有些小瞧了。
朱高煦再也忍不住了,迫不及待的开口道:
“父王,您怎么还不动手?”
“快叫人来挖!”
老和尚建议道:
“王爷,您可以将我们训练出来的工匠都请过来,让他们在这里锻造武器。”
“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就不用担心材料不足了。”
本来,他还在担心,会不会被人查出来。
如今,不但解决了这件事,而且还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矿脉,这简直就是上天在帮助燕王。
朱棣回过神来,对着白初说道:
“你怎么看,白先生?”
白初想了想,道:
“没问题,但铁矿石和煤炭不同,我们要做好保密工作。”
“王爷,我希望你能尽快买下这座府邸,派几个侍亲守在这里,不可放一人进入。”
“就算是炼制武器,也不能放在这里,最好是放在一个安全之地,免得被人找到。”
朱棣点头,一脸严肃。
铁矿和煤炭不同,以前开采出来的铁矿,基本上都是被官府没收了,没几个人能占领。
更何况,各大藩王都是身居高位,掌握着兵权,如果被人知道他们还霸占着一座铁矿脉,那他们的野心可就昭然若揭。
最后,朱棣决定,这里就是打铁的地方,至于武器的锻造,就留在北平吧。
到时候,朱棣就可以用这个炉子,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要知道,这座炼铁炉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而且,皇室炭业每日售出的煤炭,一天能卖出数百万斤,火炉自然是供不应求。
还好,除了北平卖的煤炭,在其他地方售卖的火炉已经不是免费的,否则光是一个炉子,就得消耗一大笔金属。
朱高煦一听朱棣的意思,就是想把这里打造成一座冶炼基地,心中也是一阵失落,觉得朱棣实在是胆小怕事。
在朱高煦看来,既然要谋反,那就得勇往直前,稳扎稳打是没用的。
但是,朱棣还是训斥了朱高煦一句,这是谋反的事情,怎么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呢?
事必躬亲,言必失。
想要造反,就必须要小心谨慎,等待最好的时机。
朱高煦被朱高煦训斥了一顿,却是连头都不敢抬,只是低声说了几句,也没人能听清朱棣在说什么。
白初听说朱棣要在此处炼铁,便将一份设计图给朱棣进上。
这张设计图,就像是一根巨大的烟囱,只是高度要比普通的烟囱高得多。
如果按照图纸上所说,这烟囱恐怕要直插云霄了,其高度,简直恐怖。
老和尚也走了过来,一脸的好奇,他知道白初拿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般。
上一次,燕王靠着一份设计图,赚了四十万两银子,解决了他叛乱的燃眉之急。
如今再拿出来一份,他就像是捡到宝一样,抱着那张图,开始研究那些烟囱是干什么用的。
不过朱棣与老僧看了半天,也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倒是朱高煦,直接开口道:
“这么多的烟囱,肯定是用来做菜的,怎么可能用来打铁?”
朱棣闻言,朝朱高煦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别说话。
倒是白初,哈哈大笑道:
“二少爷英明,说的一点都没错!”
朱高煦闻言,顿时挺起胸膛,大声道:
“父王,你听见了吗?”
“我就说嘛,这玩意儿是用来做菜的,你还当它是宝贝!”
朱棣没有回答,但是在白初的提醒下,朱棣终于知道了这是什么了。
“白先生,你的意思是,这玩意儿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不过我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冶炼方法,白先生是不是弄错了?”
朱高煦一听说这玩意是铁做的,顿时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刚想说什么,就被朱棣狠狠的瞪了一眼。
白初将那张纸捡了起来,道:
“这玩意叫熔炉。”
“听说此物可以炼出钢,而非铁!!”
“钢?怎么会这样?”
老和尚第一个坐不住了。
就算是最好的钢,想要锻造出一块小小的钢锭,也要经过千百次的锻造。
可现在,白初却说,这座大烟囱,可以炼出钢铁来,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白初微微一笑:
“有何不可?”
“这东西,不但可以用来冶炼钢铁,还可以大批量的制造,一次可以冶炼一百公斤的钢铁。”
“只不过需要一样东西的帮助罢了!”
“怎么回事?白先生,你就别卖关子了,让我们见识一下吧!”
朱棣听闻这玩意竟能大批量炼钢,便有些按捺不住,等着看白初要用这么大的烟囱来熔炼钢铁,究竟是要做什么。
密云县
白初给朱棣讲解了一下高炉的工作原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
只有在高温下,铁矿才会被完全氧化。
在铁矿完全氧化的时候,就可以将其还原。
这也就是所有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
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将熔炉中的温度,提升到规定的温度。
朱棣,朱高煦,还有那名老僧,皆是将目光落在了白初身上,想看看白初有什么办法。
白初微笑着,从系统那里,再次购买了一份新的设计图。
当然,他给自己的那张高炉的设计图,就是在系统里兑换的。
有了新的设计图,这座熔炉就完成了。
朱棣接过白初新递过来的一张地图,发现这张地图上,绘着一口巨大的木头箱子,造型很是古怪。
“怎么回事?不会是鼓风箱吧?”
老僧仔细观察,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一张类似于锻造的风箱。
唯一的区别,就是体积大了数倍。
“没错!”
白初指了指那张图纸:
“这是一个大风箱,有了它,就能向熔炉里输送更多的氧气。”
“这是为了让煤更好的燃烧,让炉子里的温度更高。”
“而且,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铁矿石的氧化率也会大大提升,冶炼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这样的熔炉,一天可以生产四百多斤。”
“如果王爷嫌少,那就多建几座这样的熔炉,增加产量。”
小说《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白初淡淡的说着,但是朱棣却是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沸腾。
一日之内,就涨到了四百斤!
这样的效率,比起一般的铁匠,不知道要高出多少。
这样的熔炉,我们可以建造更多的。
要是建造十座这样的高炉,未来这座铁矿的年产量将会达到惊人的四千斤?
一天四千斤,这意味着他可以用来制作熔炉,也可以用来锻造铠甲。
“高煦!!”他大喝一声。
朱棣终于忍不住了,大吼一声,让朱高煦大吃一惊。
“父王,怎么了?”
朱棣双眼放光,大声道:
“你现在就回去,召集王府亲卫,将这一片区域包围起来,就是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进来。”
“另外,告诉你的哥哥,不要再想东坡肉的事情了,赶紧去召集难民,难民,乞丐。”
“到时候,把他们都带到这里来,我要在这里开路炼钢!”
朱高煦同样激动万分,高声回答:
“是!!”
旁边的老和尚劝道:
“王爷,如果用高炉冶炼出钢铁,那就不好卖了。”
“你可以找个铁匠,把这些劣质的铁器炼成炉子,用来遮掩这里。”
朱棣点了点头。
“老僧所言极是。”
“高煦,你去将我们王府的几个铁匠带过来,让他们来这里打铁。”
朱高煦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朱棣和老僧也是松了一口气,现在,材料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随后,朱棣又买下了周围的几座大山,开始建造一座高炉。
虽然这座高炉看起来很高,但考虑到实际情况,白初还是降低了自己的标准,让朱棣把它建造的低矮一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这个年代,没有钢筋水泥,所以建造的都是小型的高炉。
不过,虽然是小号的,但并没有影响到炼钢,只是减少了一半而已。
但即便如此,那也是远远领先这个时代的产物。
接着,朱高煦、朱高炽,也都带着自己的护卫,还有那些挖矿的人。
在众人的合力之下,炼制出来的第一炉钢材已经成功炼制出来。
正如白初所料,熔炉熔炼金属的速度很快,半天后,黑色的矿石被放入熔炉中,很快就变成了铁水。
经过专门的锻造师鉴定,这一次的铁水,绝对是最顶级的钢铁,坚硬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钢铁,用来打造兵器和盔甲,都是绝佳的材料。
朱棣心中一喜,忙活了半个多月,总算是有了结果,以后就不需要再为这件事情发愁了。
正当朱棣准备继续建造更多的熔炉的时候,燕王府的人来通知朱棣,说有一道旨意要传过来。
没办法,朱棣只好将白初和朱高炽送回了燕王府,只留下了那名老僧在一旁监督。
北平府,锦衣卫的大本营。
“大人,据田然那里得到的消息,燕王似乎有些不对劲。”
蒋瓛身边一位锦衣卫,谨慎地将燕王府近日的动静禀报给了蒋瓛。
“是吗?怎么回事?”
蒋瓛经过朱元璋的训斥,已经非常小心了。
他知道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朱棣谋反,他也不会再去造谣生事,到时候肯定会吃大亏。
对此,蒋瓛收敛心神,犹如潜伏在暗处的猎手,盯住了自己面前的猎物,只待对方露出一丝破绽,便一剑斩杀。
蒋瓛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等待的时机即将到来。
蒋瓛接到安插在西山村的探子传来的消息,顿时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燕王之子朱高炽,又一次大规模地召集北平周围的难民和难民,将他们的家眷都安顿到了西沙村,而劳丁,则下落不明。”
锦衣卫的人纷纷附和:
“或许,就像西山一样,燕王在这里,找到了新的煤矿,所以,他开始了大规模的招兵买马。”
蒋瓛一言不发,觉得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煤炭,完全没必要遮遮掩掩,神神秘秘的,说不定还犯了什么忌讳。
而且,只有铁矿和铜矿,才是朝廷的忌讳。
念及于此,蒋瓛当即开口问道:
“可查出那几个劳工的去向?”
锦衣卫的人摇摇头:
“正在排查。”
蒋瓛目光闪烁,迅速做出决断:
“立即彻查,一定要找到那几个人的去向。”
“是!”
“燕王府的人,潜入的怎么样了?”
“还在继续!”
蒋瓛冷冷地呵斥了一句,对于锦衣卫的办事效率,他是非常不满的。
“没用的东西,给我加快速度。”
“每个人都有不好的一面,要么对女人感兴趣,要么对金钱感兴趣。”
“如果不能,那就从他们的家人开始,让燕王亲卫彻底的融入到我们的军队中。”
“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燕王再跑了,明白吗?!”
朱棣在白初等人的陪同下,回到燕王府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太监在等他。
而这个小太监,就是上次朱棣招待他的时候,对他十分的客气。
朱棣连忙迎了上去,带着小太监进了自己的府邸,自己则是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准备迎接皇上的旨意。
朱棣听着这道旨意,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表情,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这道旨意很简单。
朱元璋对着朱棣破口大骂,毕竟违逆圣意,朱元璋当然生气。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
圣旨的末尾,写着朱棣是为天下苍生着想,他的本意是好的,所以才允许朱棣通过海运,将煤运到应天城。
而且,还命令朱棣,只能走海运,不能走别的路,违者严惩。
朱棣怎么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派他去海上,因为海上的危险太多了,而且还很危险。
朱棣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要打消白初的念头。
但是朱元璋却答应了,这让朱棣很是意外。
朱棣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受了这道旨意,然后从小太监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事情。
寒暄了几句,朱棣总知道这小太监叫周景。
“周公公,冒昧的问一句,陛下怎么会答应本王的折子?”
小说《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赵承熙虽然是赵家的二公子,却也是朝廷的七品官员。
御史在明朝可是很受欢迎的,因为他们的口才实在是太好了。
赵承熙之所以能坐上现在的地位,就是因为赵承熙很有能力。
但赵承熙此时已经被吓破了胆,看到朱允炆,立刻嚎啕大哭:
“太孙殿下,请您一定要救我的兄弟,还有我的三哥。”
朱允炆大吃一惊,自己只是跟朱棣说了几句话,赵家的人,怎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
黄子澄也被吓了一跳,连忙带着赵承熙进屋。
三人在东宫大堂坐定,赵承熙便将今日之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允炆。
原来,赵家的两个儿子,在回家的时候,还带来了一批煤炭。
两个人为了给朱棣泼脏水,在朱允炆的授意下,让人把煤摆到街上,并且把煤的价格定在五十文一斤。
就连京城里,一斤的炭火,也不过十五文一斤而已。
这两人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要给应天城的人一种错觉,那就是煤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一旦朱棣将廉价的煤运到了南方,那么,所有人都会觉得,燕王府的煤,是劣质的。
只可惜,他们的得意还没持续太久,吴风和他的锦衣卫就找上门来了。
锦衣卫的眼线极多,锦衣卫都能将应天城里任何消息都会在一天之内送到皇帝的面前。
赵氏二人并不了解锦衣卫的可怕,赵承熙可是清楚得很,赵承熙恰巧就在赵家,见两人被锦衣卫抓走,立刻就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于是,他赶忙来寻找朱允炆,希望让朱允炆出面,把他的兄弟给救出来。
朱允炆听到这里,同样是目瞪口呆,然后惊慌失措的看着黄子成,想让自己的卧龙帮自己想想办法。
黄子澄却是一脸的平静,看着赵承熙,低声道:
“这件事,我们都知道了,这就去想办法,寻找救助他们二人。”
“你且回去吧,在没有太子殿下召见之前,不得再求见太子。”
“现在你家的情况比较敏感,说不定锦衣卫的人就会盯着你,如果把太孙牵扯进来,你全家都不够死的,知道么?”
赵承熙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没过多久,赵承熙便被人从东宫中抬了出来,面色略显惨白,一副受惊过度的模样。
赵承熙一走,朱允炆就急了,连忙问道:
“黄先生,这两人都被锦衣卫给带走了,那么我们的行动就有可能暴露了。”
“万一皇爷爷生气了,那可如何是好?”
黄子澄抚髯道: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弃卒保车!”
朱允炆又问了一句:
“何为弃卒保车?”
黄子澄略一思索,便为朱允炆出了一条恶毒的计策。
朱允炆一听,顿时大吃一惊,有些不忍心的问道:
“黄先生,你确定要这样做?”
“必须如此!”
黄子澄断然道:
“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王爷这样的仁慈之君,才能治理得好,不能让那些野心勃勃的人,趁虚而入。”
“为了保全太孙殿下的名声,只有如此”
朱允炆沉默的点了点头,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奉天殿上。
朱元璋即便是老眼昏花,但还是坚持每日早朝。
一方面是为了给朱允炆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教导他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这一天,朱元璋依旧端坐在皇位之上,虽然他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但是底下群臣仍旧是噤若寒蝉,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待到朝会结束,朱元璋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最近天气寒冷,北平燕王发明了一个小玩意,能让百姓们都用上取暖之物,不知诸位有没有听说过?”
朱元璋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这句话,不明真相的人面面相觑,而知情的人,包括朱允炆在内,都是内心惶恐。
朱元璋也不等他说话,一挥手,两个护卫便端着一个火盆走了过来。
炉子里还在烧着什么,通红一片,热气蒸腾,让人感觉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朱元璋指着火炉,说道:
“这玩意儿是朱棣发明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么?”
这时,朱允炆上前一步,说道:
“皇爷爷,这是煤炭。”
朱允炆的话一说完,下面的文武百官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煤!”
“煤炭不是有毒性么?”
“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东西?”
“...”
离得近的人,更是吓得捂着口鼻,深怕吸入一口,就会死在这里。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朱允炆一眼,这才开口道:
“太孙说得没错,这些都是去了毒的煤炭,我已经替你们试过了。”
“现在我的暖房里,每天都是用来烧煤的。”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那些捂着口鼻的,更是偷偷的将手放了下来,他们可不想让朱元璋发现,要是一个不高兴,夷灭九族都有可能。
朱元璋并未理会他们,而是话锋一转,声音越来越大,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这是一种无人问津的毒药,但在燕王的手中却变废为宝,变成了一种比木炭更加有效的热源。”
“但是,有人别有用心,不想让这种煤,盛行于世。”
“这帮人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说北平府运来的煤,原本只值二文,竟被叫到五十文,不知何居心?”
“燕王一心为民,那些商贾却只顾着一己之私,置民于不顾。”
“诸位觉得,这几个叛徒,应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越说越寒,说到后来,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一个个像是鹌鹑一样,连个屁都不敢放!
在奉天殿上,朱元璋杀气腾腾,目光在文武百官身上一一扫过。
就连朱元璋最疼爱的朱允炆,此刻也是一脸惊恐,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
朱元璋见众人都不吭声,便看了一眼其中一名御史,冷声道:
“赵承熙,你说这几个奸商,我们怎么处理?”
赵承熙听了朱元璋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
小说《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被朱元璋这么一指,他整个人都不好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张了张嘴,却是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目光如刀,冷冷的看着赵承熙,满是漠然。
百官皆是一愣,赵承熙到底做了什么,惹到了皇帝?怎么会这么害怕?
“陛下...陛下,饶了我吧!”
赵承熙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朱元璋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哀求着。
朱元璋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只有一种淡漠的神色,继续说道:
“听说赵家的炭,已经卖到了大江南北,遍布整个大明。”
“每天日进斗金,确是一点不知收敛,反而木炭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居然有超过一半的应天府百姓人,连木煤都买不起,只能在寒风中忍受寒冷。”
“我说的对不对,赵承熙?”
赵承熙的脑子都是懵的,他只是不停的磕头求饶。
朱元璋看着赵承熙那副怂样,冷笑道:
“真是个懦夫,快把他拖下来!”
“赵家为富不仁,直接诛灭九族,灭门。”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奸商,我绝不轻饶!!”
看着赵承熙被拖走,群臣不由为他感到惋惜。
身为朝中重臣,哪个不是家大业大?
要知道,明代的官吏,是所有朝代中,俸禄最少的,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六石。
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一个月也就两三银子。
这点俸禄,除了养活自己的家人之外,就没剩下多少了。
身为大明的臣子,免不了要四处走动,拉关系,吃喝嫖赌,六石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每月还得自己掏腰包。
朱元璋也不允许有人贪污,贪污只要有六十两以上的,他就会将其剥皮抽筋,可谓是历史上贪腐最严厉的皇帝。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另寻他法。
所以,大明的官吏,大多都是富商巨贾,家底丰厚。
现在赵大富豪赵承熙,家财万贯,但朱元璋一道圣旨,全部剥夺,令百官顿时感忧。
朝会结束,众大臣各自回去,叮嘱自家的家眷,一定要低调行事,不能光想着赚钱,也要为天下苍生着想,别把物价抬得过高。
朱元璋一声令下,大明的通货通胀就下降了不少,这简直就是一个经济上的奇迹。
众人散去后,朱允炆将朱元璋搀扶回了暖阁,继续批阅今日的奏折。
自奉天殿到乾清宫,这一路,北风凛冽,寒气逼人,但朱允炆却是满头大汗。
朱元璋的不说话,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了朱允炆的心头,让朱允炆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最后,朱元璋摇摇晃晃的走进了朱元璋的寝宫,朱允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悲声道:
“皇爷爷,孙儿错了,错了。”
朱元璋却好似什么都不知道一般,低声说道:
“什么罪名?”
“孙儿听信小人之言,无端污蔑四叔,污蔑四叔。”
朱允炆虽然承认了陷害朱棣的罪名,但前面那句听信小人之言,却是耐人寻味。
朱允炆与黄子澄原本是打算把赵家推出来当替死鬼,顶替皇帝的责罚的。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下手竟然如此之快。
朱允炆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他就已经灭了赵家,朱允炆顿时慌了神。
从朱元璋的行事风格来看,他应该是得到了可靠的情报,否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朱允炆这个幕后主使,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但朱允炆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太孙,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很清楚,朱元璋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想到这里,朱允炆索性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样也能让朱元璋对他刮目相看。
果然,等到朱允炆坦白之后,朱元璋的脸色变得缓和起来,而后扶起4下跪的朱允炆,语重心长的说到:
“允炆,我知道你不喜欢你的叔叔们。”
“不过,你是储君,未来的皇帝,你要有容人之心。”
“你的叔叔,是我留下给你镇守四方的。
“就算他们有三卫三军,也奈何不了你。”
“我在京城留下了五十万精兵,足够纵横天下了,就算是所有的藩王都来了,也挡不住你。”
“那么,允炆就别让你那些叔叔们难做了吧?”
朱元璋说到后面,竟然有了一丝谈判的味道,他自己也清楚,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只能尽力化解朱允炆与其他皇子的争斗。
朱允炆连忙道:
“爷爷,您就放心吧。”
为了安抚朱允炆,朱元璋将朱棣的奏折取了出来。
“煤炭是一笔巨大的利润,但是你叔叔却要将它献给朝廷。”
“你自己看吧,你看了就知道了,这位燕王,绝对不会起异心。”
朱允炆小心翼翼的将奏折拿了过来,然后慢慢展开。
朱允炆看到煤炭获利巨大之后,心中无比嫉妒,不过,当他看到朱棣愿意拿出七成的利润时,也是顿时喜笑颜开。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的表情,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朱允炆心中果然还是与芥蒂。
但既然朱棣都服软了,那他这个孙子肯定也不会对朱允炆下狠手,毕竟他是个老实人。
“如何?允炆,你放心了吗?”
朱允炆开心地点头,而后接下来一句话,确实让朱元璋连连侧目。
暖阁内。
朱允炆的回答,让朱元璋大吃一惊。
“皇爷爷,孙儿觉得还是给四叔留一半吧。”
“北平苦寒,四叔要镇守边疆,在战场上打生打死,难得有个好日子过。”
“孙儿以为可以让四叔多留下点银子,这样日后四叔也能生活的更好一点。”
“更何况,这原本就是四叔的产业,我们又怎么能拿七成?这要是传扬开来,让天下百姓如何看?”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一脸诚恳的样子,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不愧是我的好孙子。”
“一家人,本就是要和睦相处,这样,我们老朱家,才能长盛不衰。”
“孙儿谨听皇爷爷教诲。”
朱允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接下来,爷孙相谐,朱允炆继续给朱元璋读奏折,而后朱元璋又开始悉心的教朱允炆治国之道。
小说《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