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架准备好了,唐安安摘下包,坐下,拿起画笔,慢慢诱导,
“别着急,慢慢想,那个人长什么样子,高还是矮,胖还是瘦。“
这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催眠,能诱导模糊的记忆,逐渐清晰。
送餐员想了一会儿,“不高,比我矮一个头,挺瘦的,我觉得是个女人。”
唐安安画出轮廓,“她的眼睛呢,大还是小,长还是圆。”
“她戴着帽子,我没看见眼睛。”
“那鼻子呢,鼻梁挺,还是塌,鼻尖圆还是翘。”
送餐员想了半天,“塌,塌鼻梁,鼻头圆的。”
唐安安画上去,问了嘴唇,和下巴的形状,送餐员说得模糊不清,她还是提取了有用的信息,画在纸上。
很快,纸上出现一个穿送餐服,戴着帽子,只露出鼻梁和下巴的人。
给送餐员看,“是她吗?”
送餐员看了一会儿,点头,“像,应该就是她。”
唐安安把画给小李,小李从数据库里搜索相似人物,出现的人太多了,无法作为证据参考。
这很正常,因为五官里,眼睛是个体差别最大的器官,没有眼睛,很难分辨这个人究竟是谁。
反之,如果只有眼睛,也有可能分辨身份。
“队长,你觉不觉得……”唐安安盯着画,“这个人有点眼熟,像电影院里……“
那个坐在角落里的人!
程锋说:“小张,打电话到红城电影院,提取一下周一八点档电影观影人员资料。”
“是。“小张拿起座机,拨通号码,“喂,这里是刑警队……”
“我记得那个人的样子。”唐安安重新找了张纸,往上面画。
电影开场前,屋顶的灯还开着,灯光从头顶,打在那个人脸上。
因为戴着帽子,眼睛是一片阴影,只露出下巴,和鼻子。
眼睛虽然有阴影,但是唐安安还记得她眼睛的形状和位置。
顶光下,人的五官会有些变形,要和身份对照,就需要做出调整。
她把阴影去掉,假设灯光不是顶光,而是柔和的光线……
一张人脸,慢慢浮现在画纸上。
“头儿。”小张电脑上查,“买票的人不多,有些一买就是十多张,根据扫码付款记录,查到了六个人,这是他们的身份资料。”
屏幕上,有六份身份证资料,其中三个未成年,另外三个,一个是唐安安,一个是孙宁。
还有一个叫周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