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分,答应她去三亚玩,但我偷偷用她的信用卡订了所有项目,让她自己承担费用。
她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这次让她背点债,回来就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等她求我的时候,我再好心帮她还一部分,这样她以后上大学,花钱前都得先问问我。
帖子底下,一堆家长点赞:
这招高啊让孩子自己体验经济压力
现在的孩子就是不懂感恩,得让他们吃点苦头这是花小钱办大事啊。
我盯着屏幕,手指发抖,眼泪啪嗒啪嗒砸在手机上。
原来这一切都是她算计好的?
让我背债,让我恐慌,最后再施舍我,好让我永远不敢反抗?
我气得把手机摔在床上,可没过几秒,又抓起来,咬着牙翻看那些评论。
有人问: 要是孩子自己打工还钱呢?
我妈回复: 她没经验,找不到高薪工作,最多发发传单,一天赚个一百块,六千块够她熬两个月。
两个月后,她就会明白,听妈妈的话最省力。
我盯着这句话,突然笑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行啊,妈。
我擦掉眼泪,打开手机备忘录,开始列计划。
既然你让我背债,那我就真背给你看。
4、
我在三亚的街头走了整整两天,问遍了所有贴着招聘字样的店铺。
好不容易看到一家招服务员,月薪 3000,包吃住。
但老板看了看我: 有经验吗?没有?那不行。
去游艇俱乐部应聘接待,日薪倒是挺高,一天 200。
但经理优先考虑本地人。
有个景区要招导游兼职,按提成算。
结果发现要先交 500 块培训费,我扭头就走。
第三天下午,我坐在一家便利店的台阶上,翻着手机里所剩无几的电量,心里越来越沉。
屏幕上的招聘 APP 翻来翻去,全是以各种理由拒绝的,还有以高薪骗培训费的。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是妈妈。
我盯着那个名字看了两秒,深吸一口气,还是接了。
小雨,玩得怎么样啊?
她的声音带着刻意的轻松,像在演一场母慈女孝的戏。
我没说话。
钱还够用吗?她继续问,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笑意,听说三亚消费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