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整日泡在文物仓库里,挑选展品、布置展览。
有一天,他们正对着一件战国竹简研究。
竹简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桃夭》的诗句。
顾兰亭微微低下头,认真地记录着什么,她脖子上的红痣在灯光下若隐若现,恰似那竹简上的古老文字,神秘而迷人。
沈怀瑾的目光在竹简和顾兰亭之间来回移动,似乎发现了什么。
“你看,”沈怀瑾突然指着竹简,又看向顾兰亭的锁骨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这战国竹简上的桃夭诗句,和你锁骨旁的红痣,位置竟如此相似。”
顾兰亭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颊瞬间变得通红。
她下意识地用手遮挡住红痣,眼神中却透着惊喜与羞涩。
仓库里的光线有些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古木的气息。
沈怀瑾和顾兰亭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他们靠得很近,似乎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和眼前的文物。
顾兰亭的发丝不小心拂过沈怀瑾的脸颊,两人都像是触电一般,瞬间僵住。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打破这份宁静。
许久,顾兰亭才轻轻后退一步,眼神中满是慌乱与羞涩,沈怀瑾也有些不知所措。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掩饰自己的紧张。
但他们都明白,从这一刻起,有些东西悄然改变了。
一种微妙而炽热的情感,在这堆满文物的仓库里,在古老的竹简和神秘的红痣之间,悄然生长。
随着文物展览筹备工作的推进,沈怀瑾和顾兰亭的相处愈发默契。
展览开幕前一晚,两人还在展厅做最后的布置。
展厅里摆满了他们精心挑选的文物,灯光错落有致地洒在这些古老器物上,散发着神秘的光晕。
顾兰亭站在一架战国编钟前,调试着展示角度,灯光映在她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沈怀瑾看着她,心中满是柔情。
他缓缓走向顾兰亭,手中拿着一件小巧的文物复制品,是一只雕刻着桃花纹样的玉佩。
“兰亭,这阵子辛苦你了。
这个送给你,感谢你这段时间的陪伴。”
沈怀瑾的声音有些紧张,微微颤抖。
顾兰亭转过身,看到玉佩,眼中闪过惊喜。
她接过玉佩,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桃花纹,“好漂亮,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