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八岁,村里来了个教书先生,他们说他姓郭,是个落榜的秀才,来乡里开学堂,学费是半年二十个铜板。
我看着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都去上了学堂,很是羡慕,常常在远处的树后躲着,看他们坐在屋子里念书,或者是蹲在墙根下听他们诵读的声音。
“杨小狗,你为什么不上学?”
有一起玩耍的小孩儿问。
我当时年纪虽小,心里闷得慌,也知道那二十文钱是父亲出不起的,于是从来不提。
“不许叫我杨小狗!”
我气愤地跑开,也不知是气愤他们总不叫我杨阿雪,还是因为手里拿着我没有的书本。
书本散发的淡淡墨香,就像那位儒雅的教书先生。
六月,阳光微有些燥热,我靠在一棵树干底下,听他们里边穿出来的念书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我觉得好听极了,风吹过来很舒服,我闭上了眼睛,突然一个影子遮住了我,挡住了太阳的热气。
“小女孩,在这儿做什么?”
我睁眼一看,是那位教书先生。
他笑着看我,很是温和,我有种被人发现偷窥的无措感,看着衣服上的补丁,低头红了脸:“我在这里,睡觉。”
他蹲下身看我:“怎么不进去一起念书呢?”
我头压得更低:“我……我不喜欢念书!”
说完这句话,我一个猛子抬腿就跑了。
第二日,教书先生来了家里,爹爹刚做完农活回来,看见干干净净的读书人有些惶恐,还沾着泥土的手在衣角上擦了擦。
我躲在门后,看他们说话。
“我前几日听学生们说,您家小孩时常在学堂外听他们读书,昨日见了,是个很有灵气的小姑娘,”郭先生不经意朝四周望了望,“如果您不介意,我可以让她来我这里学读书认字,只需要每月给我半斗米就好。”
爹爹有些羞愧,他不善言辞,连忙向先生道了谢,拿了些菜送给他。
等郭先生走后,爹爹有些难过和自责,他只是比平时更加沉默了些,往我碗里夹了块肉。
就这样,我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我一个会写的字,是“雪”,学会后,我忙不迭回家写给了爹爹看,他很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他说阿雪是上天送给他的宝贝,是福星,肯定会有出息。
郭先生很喜欢我,因为我是一众小孩里把书念得最好的,很多课文只需要读一遍,我便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他时常在课堂上夸赞我,点我回答问题,我总是能回答得很好。
但这也引来了一些小孩的嫉恨,一天下学后,我走在路上,突然掉进了一个坑里。
那坑被树叶遮着,我没看见,坑不深,但我当时人小,愣是上不去。
几个小孩从上面望下来,带着最纯真的恶意,哄笑着:“哦!
看,杨小狗掉坑里了出不来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