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贾环林黛玉的其他类型小说《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贾环林黛玉 番外》,由网络作家“红楼小郎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在王夫人心里,宝玉只是被那些莺莺燕燕的迷了眼睛,如果正经请了先生来,想来宝玉这一两年的功夫也能下场了。打定主意,回来便对贾政说:“老爷,如今环哥眼看着举业有望,宝玉读书还是个半吊子,也该给宝玉请个正经的先生了,环哥的老师是个翰林,也给宝玉请一个翰林做老师”。贾政此时正在洗脚,听了王夫人的话就有些无语,对王夫人说道:“你老爷我平日里想请翰林见一面都难,哪位翰林能给一个勛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做老师?休要有这些妄想”。王夫人仍不死心,说道:“环哥怎么就能寻一个翰林做老师,不过是多给些银子罢了”。贾政差点把一个洗脚盆踢翻,站在脚盘里说道:“趁早死了这个心思,免得让外人知道了看笑话”。在这个时代,哪一个翰林都是泰斗级的人物,不要说给一个纨绔子弟做...
《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贾环林黛玉 番外》精彩片段
在王夫人心里,宝玉只是被那些莺莺燕燕的迷了眼睛,如果正经请了先生来,想来宝玉这一两年的功夫也能下场了。
打定主意,回来便对贾政说:“老爷,如今环哥眼看着举业有望,宝玉读书还是个半吊子,也该给宝玉请个正经的先生了,环哥的老师是个翰林,也给宝玉请一个翰林做老师”。
贾政此时正在洗脚,听了王夫人的话就有些无语,对王夫人说道:“你老爷我平日里想请翰林见一面都难,哪位翰林能给一个勛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做老师?休要有这些妄想”。
王夫人仍不死心,说道:“环哥怎么就能寻一个翰林做老师,不过是多给些银子罢了”。
贾政差点把一个洗脚盆踢翻,站在脚盘里说道:“趁早死了这个心思,免得让外人知道了看笑话”。
在这个时代,哪一个翰林都是泰斗级的人物,不要说给一个纨绔子弟做老师,人家给皇子当老师都不一定情愿,给皇帝做老师都够格了。
在贾政眼里,能请个春闱落第的老举人也就烧高香了,但凡科举还有望的读书人,都不会给一个勛贵人家的子弟做老师,那样会被其他读书人不齿的,以后再想走仕途这条路就是一个污点了。
王夫人还不死心,心里想着找自己的哥哥王子腾试试,如今的王子腾刚刚升任九省都检点,已是四大家族中扛鼎之人了,在王夫人的眼里,王子腾就是万能的,去求他必定行的。
打定这个主意,一夜无话,都睡了。
往后的两日,众人每日仍到荣禧堂中吃酒听戏,足足热闹了三日。穿越至今,贾环也是第一次这么放纵,怪道那些世家大族传了几代后就都是些纨绔子弟了,这种享受的生活任谁都会沉迷其中的。
有句老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不过这几日也不是全没有收获,贾环觉得与宝钗的感情好了很多,甚至他隐隐能感觉到宝钗的心意。
宴会结束后,贾环又进入了苦行僧一般的读书大业中来了,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从古至今,勤奋读书都是很苦的,但只要你肯吃苦,时间也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贾环按照夏言的要求,将四书中所有可能出题的地方,都列了下来,按照是每天写两篇文章,其实说白了就是刷题。
因为贾环在读书,菊香院与其他处不同,每日都是静悄悄的,因为彩云交代了,小丫鬟们平日里都不敢大声。
当初来菊香院的丫鬟都是类似于被发配来的,例如彩云、坠儿,就是王夫人不要的,才塞过来的,尤其是那两个老婆子,都是在别处被排挤,最后更是直接发配来了菊香院。
但是如今不同了,菊香院的人出去都是昂着头的,尤其是小吉祥,在哪里都能抖起来,因为她自小就跟着赵姨娘,所以别看年纪小,颇得了赵姨娘的真传,在菊香院里只服彩云,在外面更是不得了,但因为贾环的缘故,都不跟她计较。
彩云如今是心满意足了,在她心里贾环简直就是最完美的主子,性格又好,又是读书人,科考更是接连中了第一名,连几万两的体己银子都是她收着的,菊香院里面大小事务,几乎都是她一手操办的。
贾府忙完元妃省亲这一出,渐渐出了正月,二月县试的日子就近了。
这些日子,贾环除了去夏言府上,就是窝在菊香院温书,为即将到来的县试作准备。
贾环每日皆写两篇文章,隔一日就去夏言府上请教,夏言道:“你的文章想来县试是不成问题了,不过这段时间还是不可懈怠”。
贾环听闻夏言如此说,很是开心,这些日子的努力终于要有回报了。
夏言又问道:“作保的廪生可有了?”贾环答道:“老师,作保之人还没寻呢”。
夏言便给贾环寻了一个廪生,是师兄夏敬承的一个同窗,因为一直没能中举,也在国子监读书。
贾环便谢了夏言,又向夏言请教了许多问题。
待贾环回了荣国府,心里想:“下场科考这种事,还是要去告诉贾政的”,于是贾环便往梦坡斋去了。
待进了贾政的书房,见贾政正在看书,便上前行礼道:“儿子见过父亲”。
贾政见是贾环,便放下书,问道:“可有事?”
贾环道:“二月初县试就要开始了,儿子想下场一试”。
贾政道:“你老师怎么说?”
贾环答道:“老师说儿子的文章应该是可以取中的”。
贾政听闻夏言已经说了贾环的文章县试能取中,心里十分欢喜,翰林院大学士的话,贾政还是信的。
又问贾环:“作保的廪生可寻了”,贾环答道:“老师已经找了儿子师兄在国子监的同窗作保”。
贾政见贾环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便交代贾环近日要认真温书,不可懈怠,贾环都一一应了,便出了梦坡斋。
却说贾政回王夫人处歇息,告诉了王夫人贾环二月初下场参加县试的事情,把王夫人气的面色都有些变了。
元宵节时元春因夸了贾环作诗比宝玉好,王夫人到现在都耿耿于怀,这才几天功夫,如今又要去参加县试了,这还了得?
一想到赵姨娘的那副嘴脸,王夫人恨的牙根都痒痒了。
便对贾政说:“老爷,你看宝玉还没去科考呢,环哥一个庶出,不如再等两年”。
贾政听闻王夫人这话,怒斥道:“你这是当母亲说的话?宝玉比环儿还长两岁,他要有出息,这次也下场一试”。
王夫人被贾政呵斥一番,不敢再继续言语,她虽然不懂那些科举学问,但也知道如今宝玉每日混在女儿堆里,下了场也绝不会中。
王夫人心里想到:“也该给宝玉请个老师了,至少与贾环的老师一样,也是个翰林”。
贾环从贾政书房回到菊香院后,便开始整理县试所带之物了。
赵姨娘、彩云等菊香院的丫鬟都忙了起来,赵姨娘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了。
一会让彩云将厚棉袄拿出来叠好,又准备被褥之类,又是预备吃食,忙得几乎是手脚倒悬了。
贾环以手抚额,有些无语了,对赵姨娘说道:”娘,这些东西都带不进考场,只需要带些考试之物就可以了,况且考场就在金陵,每天考完可以回家的“。
但赵姨娘哪里听得进去,还是忙忙叨叨,准备各项物件。
离县试还剩下两天,这日一大早,迎春就带着惜春往菊香院来,刚进了门,贾环就听见惜春的声音,颇有些人未至,声已到的味道。
惜春现在到菊香院,就如同在自己的住处一般,极为随意。
惜春道:”三哥,二姐姐来给你送香囊了,她可是做了好久了呢“,惜春说着,就见到迎春从怀中拿出一个精致的香囊,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
贾环接过,惊喜道:”差点忘了这事,万一被分到屎号,如果随身没有携带香囊,是无论如何也考不下去的“。
贾环赶忙起身谢了迎春。
惜春见贾环已经拿了香囊,就开始在屋里吃起了零食,因为贾环之前见惜春喜欢吃零嘴,就在菊香院里多预备了一些。
惜春在屋内同小吉祥等人玩了一会,便求着贾环要去外面街上买糖葫芦。
迎春见惜春又想出去玩,就说道:”姑娘家的,不能成天想着往外面跑,遇到花子,不是玩的“。
花子其实就是人贩子,哪个世界都有这些丧尽天良的人存在。
贾环看着惜春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心,就让彩云领着两个嬷嬷带着惜春出去了,惜春见贾环允了,顿时一蹦几尺高的跟着彩云去了。
这一幕正巧被刚进门的宝钗瞧见了,兄妹之间这样温馨的场面着实不多见,不知怎么的,最近宝钗挺喜欢来这菊香院的,觉得这里的感觉与别处不同。
贾环见来人是宝钗,忙迎了进来,道:”宝姐姐来了“,便让小丫鬟看茶。
宝钗道:”知道环兄弟后日县试,想来明天肯定有许多事情要准备,不敢叨扰,所以今儿过来瞧瞧“。
贾环、宝钗、迎春三人又聊了会天,惜春就拿着几个糖葫芦高兴的进来了,还和上次一样,一人分了一支,自己也拿着一支,美滋滋的坐在椅子上吃了起来。
不多时,迎春、宝钗就告辞回去了,惜春也依依不舍的跟着迎春出了院子。
下午时分,平儿过来对贾环说道:”三爷,二奶奶让我给三爷带个话,琏二爷后天卯时初在菊香院小门前备了马车,陪三爷一同去“。
贾环惊喜道:”那多谢琏二哥和二嫂子了“,又叫彩云领着平儿去喝茶,说一些体己话。
其实贾环昨日就让赵国基预备着了,但是贾琏既然愿意送贾环,贾环也愿意送这个人情给凤姐。
一日过去了,第二天就是县试,贾环倒没有紧张,赵姨娘却忙的手忙脚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一会又是打点食盒,一会又是准备衣服被褥,一会又是念叨着要烧香拜佛。
贾环劝了两回,见没效果,也就由着赵姨娘了。
荣禧堂内,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在一处说话,贾母想到明天就是县试的日子,便吩咐鸳鸯来菊香院问问,看有没有什么缺的。
王夫人见此,更是捏着佛珠,气不打一处来,不一会,见鸳鸯来会道:”老太太,三爷说都准备妥当了,没有遗漏的了“。
贾母点了点头,又吩咐凤姐安排贾环明日的马车、吃食,这里暂且不论。
在宝钗心里,贾环做生意的头脑可以用鬼才来形容,薛家酒铺很多布局和营销手段都是贾环设计的,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可是运营一段时间后,效果可谓出奇的好。
所以宝钗心下就有些好奇,问道:“环兄弟,是什么生意?”
贾环说着便将怀中的图纸和配方拿出来给宝钗,宝钗接过打开一看,心下不由有些震惊,这居然是一份如何制造玻璃的方法。
宝钗按下心中的震惊,对贾环说道:“环兄弟,这玻璃制造真的可行吗?那可是玻璃,不是铁器。”
也不由宝钗不惊讶,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玻璃就是妥妥的奢侈品,甚至还不是一般的奢侈品,就连贾府这样的豪门巨富,府上都没有几件,可见玻璃珍贵到何种地步。如果要是能批量生产,其利润怕是要远远超过酿酒的收入。
贾环对宝钗笑道:“宝姐姐,我怎么会巴巴过来寻你开心?这个法子是真的可以造出玻璃,并且还能制出不同的玻璃器物。”
又对宝钗道:“宝姐姐,如果薛家愿意合作,同上次一样,我占三成股,二嫂子还出两万两银子,也占三成股,薛家负责运营售卖,占四成股。”
这里要说明一下,贾环、凤姐、薛家的分红是要扣除薛家日常店铺、伙计和一些其他成本支出的,所以薛家这里并不亏。
宝钗道:“环兄弟,这件事事关重大,我还要与母亲商议下”。
贾环说道:“无妨,宝姐姐与姨妈商定后,给我个信就好了”,说完,很放心的将玻璃的方子给了宝钗。
宝钗见贾环将这么重要的方子就给了自己,心下也有些感动。
便说道:“我这里与母亲商议好后就去菊香院”。
贾环应了一声,便与宝钗一起出了蘅芜苑,出了大观园的角门,宝钗往梨香院去了,贾环则回了菊香院。
却说宝钗进了梨香院,薛姨妈正在给薛蟠打点行李,因薛家各省的店面需要盘点账目,薛蟠需出一趟远门。
薛姨妈见是宝钗,一面指挥着小丫头收拾,一面对宝钗说:“今日不在园中,怎么到这边来了。”
宝钗拿出贾环交给她的图纸和配方,递给薛姨妈道:“母亲,这是环兄弟刚刚交给我的,说是玻璃的制作方法,想与我家合作,还是按上次酿酒的份额”。
薛姨妈听宝钗如此说,心下也是有些震惊,她与宝钗不同,更知道玻璃的珍贵,可以说,每一件玻璃器物,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薛姨妈接过宝钗递过来的图纸和配方,细细地看了起来,原来,贾环的计划是建造高炉,将玻璃的主要材料融化,得到一种半固态半液态的物质,然后再利用模具,就可以将液态的玻璃塑造成不同形状的器物了。
薛姨妈心里都有些佩服贾环,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能天马行空的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便对宝钗说:“造玻璃这事儿,如果成了将是泼天的钱财,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而且我看环哥的方子,也不是无的放矢”。
宝钗道:“不如让赵管家按这个法子到郊外的庄子上,找一些可靠的伙计,建一个高炉试一试。”
薛姨妈说道:“正要如此呢,说着便让身边的丫鬟去叫赵管家了。”
赵管家是薛家的老人了,自薛姨妈夫君刚管事时就跟着,在薛家已经有30多年,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所以深得薛姨妈的仰仗和信任。
县试是由本县县令主持,在开始前的一个月左右,考生要向县衙的礼房提交考生的:“亲供、互结、具结”,有点相当于现在公务员考试前提交的报名材料。
亲供就是填写本人和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看看有无犯罪历史,家庭成员信息要填写到曾祖父、祖父和父亲。这个不打紧,贾家这样的勛贵人家,曾祖父、祖父都是跟着先皇出生入死的。
互结是一种相互连坐的保障措施,就是本次县试同考的5名考生互相出具一份保证书,假如其中有一人作弊,五人皆要连坐。
最难的是具结,要本县廪生具保。
贾环自己现在并不认识其他的秀才廪生,最后没有办法的话,只能去找自己便宜老爹贾政帮忙了,想来这个对他来说不难。
县试的第一场为正场,录取相对来说要宽松一些,只要是书写无错别字,文章通顺,基本上就能取中,正场过了以后参加府试。
府试考四至五场不等,一场一场的刷人,被刷掉的人不能参加下一场的考试。
这里面还有一个潜在的规定叫做“提坐堂”,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一场考试排名靠前的考生,会被提到离较近的位置,监考的力度会大很多,也可能会受到面试,这可能也是一种防止滥竽充数的手段,但被“提坐堂”也是考生的一种荣誉。
各场考试的内容主要还是“四书五经”,诗、赋、策、论等也会有所涉猎,诗、文、题目皆有一定的格式,但千万不能出现犯忌讳的话。
第一场便是正场,最为重要,考“四书”中两句作文各一篇,五言六韵的诗一首,答题的字数一般限制在七百至八百之间。
第二场为招覆,也是要考“四书”中一句作文一篇,然后就是考理论,也是一篇作文,可能还会有默写某些名篇,一般不会太刁钻。
县试的第三场称作再覆,还是需要写“四书”一篇,五言诗一首。
第四场或者第五场的形式基本一致,又叫做连覆,与第三场相比,比较侧重于经文、诗赋。
贾环细细回想这些天打听到关于县试的信息,此时最要紧的是要通读四书,因为之前就有深厚的功底,“四书”对现在的贾环来说反而问题不大。
现在是三月份,到明年二月县试开始还有近一年的时间。贾环计划今年上半年学习的重点还是以通读“四书五经”为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从下半年开始,就要开始研究应试了,需要研究前辈的文章,答题技巧等。
从早上开始,贾环一直在学堂的东厢房边读书,边记录自己的理解心得。到现在,贾环记录心得的纸张已经可以装订五六本书了。
上午贾代儒来了一次,见贾环格外刻苦用功,很是欣慰,为贾环解惑了不少疑难的地方,让贾环少走了不少弯路,又给贾环讲解了一些县试时的注意事项,方才离去。
中午学堂的饭菜是大米饭、炒青菜和一份鱼香肉丝和一份蛋汤,贾环将青菜、鱼香肉丝伴着米饭,吃法就像盖浇饭一样,配上一份鸡蛋汤,吃得十分的满足,不过这种吃法也着实被学堂里其他的少年嘲笑一番。
下午贾环又开始了自己的读书大业。
却说王夫人的房间里,赵姨娘一边在被王夫人训斥,一边还要在房里小心的伺候,因为昨天贾环的缘故,今天一早赵姨娘就被王夫人叫来立规矩,至晚间才被放回去。
赵姨娘回到屋里,贾环刚下学,见贾环回来又开始张罗的看书,赵姨娘也知道最近贾环很用功,看书都到深夜,还是她再三催促下才罢,这让赵姨娘看到了指望,所以立了一天规矩,却并没有觉得多幸苦。
赵姨娘心里想,难道从自己肠子里也爬出一个文曲星?每每想到此,她就莫名的兴奋起来,从这也可以看出,如今的读书人在大乾朝的地位了。
赵姨娘并没有将她在王夫人房中的事情告诉贾环,以免他分心,她吩咐小吉祥赶紧张罗晚饭,因为贾府众人的伙食是公中负责的,每餐饭菜都是丫鬟从大厨房取的。
一餐无话,赵姨娘去数梯己银子去了,贾环仍在西厢房读书。
赵姨娘有个弟弟叫赵国基,是荣国府的一名男仆,一般贾环在外面的一切事情都是赵国基帮忙张罗的。
赵国基此人极为忠厚老实,在以前贾环眼里地位也极低,以前的贾环在贾府其他管事、管家婆子,甚至于小厮、丫头面前都不能挺起胸脯说话,却可以对赵国基肆意打骂。
但在贾环的印象里,赵国基却一直任劳任怨,贾环心里想,这还真是一位忠仆呀,在现在贾环的眼里,简直就是一块黑暗中的金子。
今天贾环和赵国基出门,赵国基已是早早的套好了车马,贾环进了马车,便对赵国基说:“舅舅出发”。
赵国基哪里听过贾环叫他“舅舅”,便赶忙欠身说到:“环哥不可,尊卑有别”,脸却已是激动到通红,拉缰绳的手都颤抖起来。
贾环不以为意的说:“人前不叫就是了,私下里就叫舅舅”。赵国基激动的应了一声,赶着马车往城南的书店去了。
却说贾环今日为什么去书店,无他,没书了。贾环目前只有一套“四书”,贾环打算再买一套“五经”和一些诗赋、骈文,接下来半年就可以安心读书了。
贾环去的书店是南城最大书局,叫“修远书局”,应该是取“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不多时,赵国基就赶着马车赶到了修院书局,这书局有两层楼,大门并不显得气派,却有几分别样典雅的气质。
贾环进了书局,里面林林总总、分门别类的摆了一排排书架,每个书架按种类编排放着一本本书,许多读书人在书架前找书。
贾环之前见过书最多的地方就是贾政的书房,但和修远书局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贾环心下欢喜,便开始一个个书架看了起来。
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乃至于传记、小说、地理、天文、历史,简直让贾环看花了眼。
贾环东看看西瞧瞧,首先是五经、全唐诗、赋等选了一摞书,待等到付账时,贾环却傻眼了,因为钱不够。
宝钗答道:“住的是蘅芜院”。
贾环笑着说道:“蘅芜院南边有个角门,过来便是菊香院,也还是很近的,日常姐姐闲了,还来串串门”。
宝钗捂着嘴,笑道:“正是看重这一点才选的蘅芜院呢”。
贾环见宝钗这种俏皮可爱的神态,不觉有些痴了。
一直以来,贾环对红楼中这位大女主还有些拘束,宝钗作为红楼中艳冠群芳的存在,贾环心里总有些小小的自卑。
待宝钗走后,贾环仍久久没有回神。
却说宝钗出了菊香院便飞快的走了,脸红扑扑的,小心脏砰砰的跳,作为封建时代女性来说,尤其对于宝钗,刚刚的话着实有些大胆了。
府试渐渐近了,贾环回了会神便回东厢房继续温书了,这些日子贾环照例还是一天写两篇文章,每隔两日便会去夏言家里请教。
所以这些日子,贾环觉得自己的学问又精进了不少。
贾环就在这样平淡的日子里,府试的时间快到了,赵姨娘又像上次忙碌了起来。
凤姐算算日子,对贾琏说道:“环哥的府试就在这两日了,还要你亲自跑一趟才行,如今看,环哥渐渐出息了,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咱们还是要做的”。
贾琏道:“这事你放心吧,环兄弟后日府试,我早就安排妥当了”。
凤姐有说道:“太太那边好像对我们与环哥走的近有些意见,有些话隐隐有警告的味道”。
这些日子,王夫人也渐渐感觉到贾琏夫妇与贾环走的有些近了,所以明里暗里对凤姐敲打了一番。
贾琏道:“这个不妨事,左右都是我出面,太太那边你不必担心”。
两人聊了一会,凤姐又惦记上薛家那边分红的事情,贾琏笑她太心急,边说道:“还有两个月呢”。
今年以来,薛家的大乾天酿卖的越发红火了,并且薛家在其他几个州府都开了分店,大乾天酿事实上已经是大乾的第一名酒了。
贾琏看过薛家今年的账目,他估计,今年上半年的分红至少有三万五千两银子,比去年至少多了一万两。
每次谈到分红的事情,贾琏和凤姐都是美滋滋的,顺带着又夸了一遍贾环。
菊香院的众人因为贾环府试都在忙碌着,贾环却是一个闲人,只在东厢房温书。
今年府试的考官是江宁知府陆炳,陆炳是两榜进士,贾环这几次把他的文章找出来细细研读,又去请教了夏言。
只是夏言没有告诉贾环,这陆炳曾是他的门生,也算是贾环半个师兄了,所以夏言对陆炳的文风极为了解,都一一跟贾环交代了。
府试的前一天,贾环将考试所需物品装进考篮内,府试需要考四场,也是毅力和耐力的比拼。
这天晚上,贾环就像穿越前高考时一样,认真的检查一遍考篮,见没什么遗漏的了,才安心的睡觉去了。
府试这一日,天还没亮,贾环就起床洗漱了,洗漱完彩云便端了一个托盘,是赵姨娘命小丫鬟送来的早餐,贾环吃了,心里面有些感动,在这个世界里,还是有人牵挂他,关心他的。
这就像是无形的力量,让贾环全身一振,他暗暗握紧拳头,既然穿越了,那就好好的活这一世,迎春、惜春、宝钗、赵姨娘、彩云……还有好多人,都是这一世贾环所牵挂的。
贾环吃了早饭,将宝钗前日送他的香囊揣在怀里,便出了菊香院的角门,贾琏这时候正靠着马车已经在等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