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老家的小镇并不大,只有三万人不到。
可就这么点人,每次赶大集还是会被挤得走不动路。
重生后,李李再次体会到人挤人、脸贴脸、东倒西歪、失去重心的感觉,还是在公车上。
李芷家在村里,每次赶集都会坐几站公车到镇上。
此时的她右手拉着母亲,左手拽着公车挂环,身体随着公车的节奏左右摇晃着,心里却异常的兴奋。
她小时候总是会抱怨为什么公车这么挤,感觉自己在车上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甚至连尊严都要被挤没了。
那时候还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坐小轿车。
公车,打死也不想坐了。
可是经历了那么多,小轿车是坐上了,但是待在里面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心惊肉跳、疲惫不堪的。
长大后,确实是再也不用跟不认识的人挤来挤去,可那种为了突然的一个空位而欢呼雀跃的快乐却再也没有了。
此时的李芷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窗外熟悉的建筑,她的内心满是喜悦。
可母亲却拼命的扭动着身体,好似哪里不舒服。
“怎么了,妈?”
“没事,没事。”
母亲嘴上这么说着,躲避的目光却越发的明显。
又是一个急刹车,车停后,有人下车,刚巧李芷身边空出个位,她便推着母亲坐下了。
“嫂子,我看着就像你,也是要赶集啊!”
本打算换个站立姿势的李芷听到声音,大脑一顿,然后不敢相信的转头看向母亲的邻座,好家伙,真是冤家路窄啊。
难怪母亲一首躲躲藏藏,刚才还死活不乐意坐下来,原来早就发现小姑坐在旁边。
说起来父亲整日好吃懒做的毛病大部分是被小姑教唆的。
父亲有兄弟三个,还一个最小的妹妹。
兄妹西人从小感情还不错,但自从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一切都不一样了。
大伯一家去了北京,一年能回来一趟就不错了。
三叔一家带着奶奶住在省城,对于他们这个小镇,也只是清明祭祖的时候才会回来。
父亲接了爷爷的班进了纺织厂当工人,小姑却因为从小心就野,不服管教,自由恋爱,早早的便结婚生子。
父亲娶母亲的时候,家里还是很殷实的,奈何爷爷去世后,父亲没了人管教,便开始放飞自我。
按说作为妹妹,应该好好规劝规劝哥哥,可小姑不仅不管,还怂恿着父亲拿出家里的钱给她贴补家用。
美其名曰说,爷爷去世的时候让她二哥照顾她的,还说父亲接了爷爷的班,占了大便宜,赚的钱理应分她一半,更过分的是,她觉得母亲家里富裕,理应从娘家拿钱贴补他们李家。
哪来的这么多理应,真把自己当王母娘娘了,可恨的是母亲和父亲居然默认了。
后来的李芷每每想起都觉得当初父母真的太好拿捏了,特别是母亲,父亲几句话就能说服,而且还真敢以家庭困难为由跟姥姥姥爷要钱。
姥爷心疼这个唯一的女儿,总是把好吃的好喝的往李芷家搬,两位舅妈为了这个可没少生气。
奈何自家的男人不争气,关于妹妹的事情,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李家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两位舅舅冲的比谁都快。
上一世的李芷很喜欢姥姥家的人,而对于大伯、三伯记忆极少,对于小姑真是厌恶到了极点。
没想到重生后见的第一个外人居然是小姑,真是专门给她添堵啊。
可是李芷不怕,反正她重活一世,就是为了怎么爽怎么来。
受气,绝对不存在的。
旁边的母亲和小姑还在聊着,母亲的脸色己经越来越难看了,好似下一秒就会拍案而起、夺门而逃。
“嫂子,那我一会儿就跟着你,我家最近正好缺一个扫帚和一口锅,今天就只好让嫂子破费了!”
母亲不点头也不摇头,嘴里嘟囔着:“可是——哎呀,我都忘了,小凯说的对象己经定了,聘礼还差一辆自行车,嫂子一会儿要不一并给买了?”
“其他的都准备好了吗?”
母亲惊讶的问道。
李芷知道最近父母母亲吵架的原因除了弟弟出家的事情,就是姑姑的儿子小凯要结婚的事情,本来跟他们家没太大的关系,可父亲非要帮忙准备聘礼,其中受小姑怂恿的可能性极大。
父亲也不管自己家什么情况,反正不能委屈了他的妹妹,理由是担心李芷的爷爷做鬼都不会放过他。
但是碍于能力有限,本来说好的准备一台缝纫机的,就这还几乎花了全家人三个月的口粮。
可是没想到,坐了趟公车,缝纫机居然变成自行车。
当下母亲完全懵了,连拒绝都忘记了。
“小姑啊,我爹今天腿摔伤了,大夫说很严重,让我们去镇上的大医院问问,您要不要一起去呢?
唉,父亲这一摔,也不知道得花多少,一会不够,小姑是否可以借我们点呢?”
李芷没等母亲回答,马上接过话茬。
“借钱?”
小姑一听这话,连忙捂紧自己的小包,后来觉得太过于明显,尴尬的笑笑:“最近小凯准备结婚,钱都花完了,没有钱借的,没有的。”
“哦,那您要不要一起去医院呢?”
“不去了,我还有事要做。”
“不行的,我们现在完全慌了,需要个主事的人,您今天一定要跟我们走!”
“哎呀,我忘了,我到站了,看看跟你们说话,差点坐过站,我先走了!”
小姑说完,拿起自己的包,趁着公车开门,马上跳了下去。
全程没有问一句自己哥哥怎么摔的、严不严重,眼里只有她包里的那点钱和心里的那点小算计。
反正是她自己不一起走的,东西买不买的也就赖不到我们头上。
关于什么自行车还是缝纫机的事情,还是等赶集回来再想吧。
车很快就到了镇上。
果然不出所料,人挨人、人挤人,动一步都要费老大力气,寒冷的冬天,走路都能出汗,也就只能赶集能做到了。
李芷刚重生过来,就非要来赶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十年前那个算命先生,再好好听他盘盘道。
小说《重生80年代,我靠时尚发家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