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就大暑了,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是林家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间。
多亏了邻居的帮忙,早稻已经收割好,大多数已经晾晒好储存起来了。
今年粮食算是收稳了。
林爷爷和林奶奶将稻谷放置在粮仓里面,还好有家里养的几只小猫,并没有遭受老鼠的侵害。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田里的花生都收起来,再榨油储存好,供这一年吃用。
秋季一般就不种花生了。
今年的花生收成不是很好,在花生膨大期的时候,雨水不是很多,所以里面的果实并不是很饱满。
家里种了4亩地的花生,看着今年行情差,大概能收获2000斤的花生,加上颗粒不是很饱满,榨油技术不够成熟,最终只能收获400来斤花生油。
收获的花生油不仅要用来吃,还要用来点灯,林家小孩多,大顺晚上会看医书,二顺会看经商之道,三顺则每次都挑灯夜读到很晚,十分刻苦。
只有林晚晚总是早就睡下,早上还起不来。
林家人很舍得吃,有时候还会接济村里孤寡老太太,所以每次看似种了很多粮食,但是每年都吃的差不多。
不仅一家七口人要吃,鸡鸭猪狗都要吃,一点粮食要养活几十张嘴实属不易。
林晚晚暗暗下定决心,要帮助家庭走向小康生活,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
收获花生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21世纪收花生有自动机械收,速度很快,但在这里并没有机械工具,只能用人力一棵棵拔起来。
四亩地的花生很快,一家七口人两天半就完成了。
林奶奶只留下100斤花生仁比较饱满的花生,晒干了储存起来,平时可以炒着吃让林爷爷下酒。
其他的都拉去榨花生油了。
转眼间半个月的夏收假已经过去一半,林父林母茶馆休息后又重新开张了,大顺依旧过起了每天泡在医馆的日子。
二顺天天跟林晚晚腻在一起,他最近发现林晚晚对经商以及如何经营好茶馆,怎么挣钱都有很新颖的看法。
一些看法甚至很独到,是他在林父林母那里学不到的。
所以二顺为了学这些东西几乎可以说是任由林晚晚差遣。
三顺对这些似乎没什么兴趣,夏收结束后他立马又投入到学习中了。
林爷爷林奶奶则张罗着将地犁一犁,继续种下一季作物。
30亩地翻完估计需要十几天。
趁着还有6天的假期,林晚晚打算先赚点小钱来买做滚筒打谷机的材料。
如果30个滚筒打谷机都能卖出去,这样除去成本大概能够挣个140两左右,想想就很暴利。
她决定第一桶金从滚筒打谷机入手的原因也是希望爷爷继续发扬自己的木工精神。
毕竟种田要看天,老爷子热爱了一辈子的木工,如果能将他发展成一份事业,家里田种的少一点,其他人就能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由农转商并没有想象的这么容易。
由夏收假就可以看出,一切都要为收成粮食让路。
即使是开了20来年收入占据家里一-大部分的茶馆,在夏收时节都要歇业。
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有种粮,即使手上有钱,都很难请到人为你收割粮食,因为农作物都集中在一个时段成熟,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抢收,毕竟口袋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为了减轻农活,只有少种田。
林晚晚并不知道家里凑起来具体有多少存银,但是他不想找家里人凑,放眼望去,在这个时代挣钱似乎还是很容易的。
首先她要先挣至少10两银子才能够凑齐资金生产打谷机。
低成本高收入的挣钱方法不就是摆摊吗?
身为21世纪纵横夜市的人来说,随便拿一样出来都能完爆现在的宵夜市场。
林晚晚一向是行动派。
现在天气热,大家晚上肯定都只是喝点粥消消暑,别的什么也是食之无味。
想来也很久没有吃上凉皮了,现在来一碗酸酸辣辣的凉皮再合适不过了。
材料也不用出去买,面粉是冬小麦磨成的粉,家里看着约摸还有几百斤小麦,院子里面有黄瓜大蒜辣椒。
林晚晚想做一个便携式的摆摊小推车,这样比较省力,到时候做点折叠的桌椅,轻轻松松就能开张。
林爷爷平常会做一些木工干活计,家里木板木头还是挺多的。
林晚晚跟爷爷打了个招呼便画起了图纸开工了。
为了减轻推车的重量,林晚晚将一些不太需要承重的部分换成了竹子。
家里的竹林不管是粗的细的竹子都很多,竹子家里没有储备,需要到竹林去砍。
“二哥,我这里有个挣钱秘诀你要听吗?”林晚晚目光狡黠。
“洗耳恭听”二顺还没有去茶馆帮忙,待在家里写着茶馆改造所谓的企划书。
很明显并没有什么起色。
“你一个女孩子家家,摆摊什么的太辛苦了,爷爷奶奶和爸妈应该不会同意。”二顺听了林晚晚的计划否定道。
“所以这不是想起了你吗,我想的这个产品肯定能大卖。”林晚晚简单说了凉皮的制作方法。
二顺听着都要流口水了,当即答应合伙开摊。
他们两个先跑到家里的竹林找了4根比较成熟,应该有两三年的竹子,用砍刀将其砍了下来。
再把竹子上面的分叉切掉。
竹子上面的分叉小竹子也有大拇指粗,林晚晚突然想到小时候玩的一个玩具。
于是她顺便捡了几根比较直,大拇指粗细竹子厚度比较小的竹子,还有一些直径更小大概小拇指粗细的竹子回去。
二顺问她这些要干嘛,她还神秘兮兮的不肯说。
这下子夜市摆摊又多个物件了。
林晚晚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到了家,林晚晚先将竹子晾晒了起来,现在弄的话竹子到时候风干了失去水分小推车就会比较不稳定。
首先取12根直径大概5厘米的木头做主题框架。
分别是4根长1.2米、8根长50厘米的杉木,将其外皮削掉。
在采用榫卯结构订成长方体框架,林晚晚之前觉得做木工肯定要有钉子才能将想要的东西做牢固,自从上次跟爷爷一起制作滚筒打谷机就完全改变了她的看法。
小说《合家欢》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